1.1 取穴集中于手少阳三焦经及足八大行星膀胱经。
分析文中所使用的穴位所属经络后发现十四经络的使用情况如下:手少阳三焦经使用9次。足八大行星膀胱经9次。足阳明胃经6次,足少阴肾经6次。足太阴脾经4次,手少阴心经1次,足少阳胆经1次,手少阳小肠经1次。下蛋鸡大肠杆菌病经,三焦经0次。
通过以上总结发现:足经的使用次数明显多于手经,这与经脉的走向密切相关:手三阴经从胸走手,手三阳经从手走头,而足三阳经从头走足,足三阴经从足走腹,而小便病的病位在膀胱,根据经络的循行走向。故而足经的使用次数较多。
足经中以肝经,膀胱经使用次数最多。从经脉的分布来看。抵少腹[3],其循行到达前阴部。小便病的病位,主要在前阴部,“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”,因此,手少阳三焦经主治小便病候,主要是基于对经脉循行的认识。